2009年10月10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开展了“工学坊”教学模式研讨会,学院领导周利群、丁淑兰、许素洁、张航以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张航主持。
会上,周利群院长和张航副院长首先分别发言。周利群院长指出,在示范校建设的大背景下,经过3年的努力和探索,以“工学坊”为代表的实践教学模式初步形成,集中体现了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思想,它在专业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师自我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固化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张航副院长肯定了学院许多教师积极钻研、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取得的成果。他希望与会的各位教师代表围绕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接下来,江敬艳、陈金球、金海、陈峥强、熊涛涛、朱建忠、刘传兵、张兵等分别结合近几年的工作,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学坊”定位、运行机制等方面介绍了各专业探索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相互交流经验,同时对“工学坊”运行机制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最后,周利群院长和张航副院长分别做了总结发言。周利群院长指出,学院下一步必须围绕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坚持内涵建设,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大力推行“工学坊”和“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这种模式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与学生职业训导、综合素质提升结合起来,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形成成熟可推广的经验,使之成为青年设计师孵化基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人才培养过程中努力做到“层次更高、程度更深、质量更高”,不断推动学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张航副院长就“工学坊”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运行机制和大家达成的共识做了概括总结。
研讨会上,学院党总支书记丁淑兰结合学校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部署,就教工“立足岗位建新功”对大家进行了会前动员。
自创建国家示范校以来,艺术设计学院秉承“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坚持依托行业和企业,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致力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多元化产学合作型之路,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在教学改革、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精彩纷呈,形成了“订单式”培养、“工学坊”模式、“工作室”制、“项目引导”式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于2008年3月成立了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搭建平台。(艺术学院 李良进)